近日,第53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(IPhO)在日本東京閉幕。參賽的中國隊5名選手全部獲得金牌,包攬了前四名和第六名。來自合肥一中的丁卓立成為安徽省“摘金”第一人!
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是一項國際中學生物理賽事,自1967年舉辦以來,原則上每年舉辦一次,每個代表隊由不超過5名選手組成。7月10日至17日,今年的比賽在東京舉行,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加角逐。
國家隊成員是在全國經層層選拔產生。本屆比賽代表中國隊參賽的有5人,分別是來自合肥市第一中學的丁卓立,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趙瀚宏,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的蔣岱兵,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田向晨和余博文。
提起合肥一中的丁卓立,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。因為在距離2023年高考還有6個多個月的時候,他就拿到了高考保送生資格?!?/p>
丁卓立獲得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,成為安徽省“摘金”第一人
高二時,丁卓立在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獲得優異成績。今年2月,丁卓立成功入選國家隊,填補安徽省在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上的歷史空白。此次獲得金牌,他也打破了安徽省在此項賽事上零的記錄。
談起學習的“秘訣”,丁卓立表示,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努力比天賦重要。”據悉,丁卓立從小就對生活存在的各種物理現象倍感興趣。因為癡迷,他不僅學習初高中的物理知識,還閱讀了相關的大學書籍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丁卓立不僅愛讀書,興趣愛好也十分廣泛。5歲開始學習鋼琴,小學五年級通過了鋼琴十級等級考試;上中學后喜歡打乒乓球,高二時還與同學一起獲得校乒乓球團體冠軍。
丁卓立同學和他的班主任張蓓蓓老師
在班主任張蓓蓓老師的眼中,丁卓立是個陽光、穩重的大男孩,是全面發展的典型。“他對物理的熱愛和鉆研,帶著他一步步走向國際物理奧賽金牌的領獎臺”。學霸是如何養成的?張老師表示,丁卓立的成長,對于家長們最大的啟發是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,找到他的興趣愛好,然后持之以恒地努力。
“大湖名城,創新高地”。作為有著120年辦學歷史的江淮名校,合肥一中始終堅持“為黨育人,為國育才”,聚焦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”三位一體高質量發展要求,長期開展五大學科奧賽、機器人競賽、科技創新等活動,著力開展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實踐探索,對有志向、有興趣、有天賦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,為培養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。
丁卓立同學和他的指導老師合影
“丁卓立此次獲獎,極大提升了安徽學子在此項賽事上的信心,相信今后會有更多像丁卓立這樣的安徽學生,出現在國際物理奧賽的領獎臺上。”合肥一中指導教師朱春歆感慨道。
此次摘金歸來,丁卓立自己也很開心。即將就讀北京大學的他,談起下一步的打算,表示將會繼續物理學習,爭取以后為國家的物理學作出貢獻。
查看更多 網友熱評